我國古代學者對靈芝的生物學特性的科學認識 。 《列子》一書中說 :“ 朽壤之上有菌芝者 "; 東漢王充在《論衡》中指出 :" 芝生于土 , 土氣和 , 故芝草生 "; 陶弘景亦指出 " 紫芝乃是朽木株上所生 , 狀如栭 " 。均指出 , 靈芝生長于 " 朽壤 " 或 " 朽木 " 之上, 且需要適宜的生長條件 。
《抱樸子?仙藥篇》對靈芝的描述 :" 赤者如珊瑚 , 白者如截肪 , 黑者如澤漆 , 青者如翠羽 , 黃者如紫金 , 而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 , 大者十余斤 , 小者三四斤 ",描述了靈芝子實體的顏色、外觀特征和重量。
《禮記注疏》 " 無花而生曰芝栭 "; 《爾雅注疏》三秀 ( 芝別名 ) 無根而生 " 以及《本草綱目》 " 一歲三華瑞草 " 、 " 六芝皆六月、八月采 " 的論述表明 , 古代學者已認識到菌類有別于高等植物 , 沒有根、莖、葉分化 , 不開花 , 一年可多次采收。
關于靈芝藥食兼用有許多論述。 東漢王充《論衡?初稟篇》:" 芝草一歲三華 , 食之令人眉壽慶世 , 蓋仙人之所食 " 。陶弘景《名醫(yī)別錄》指出 :" 凡得芝草 , 便正爾食之 , 無余節(jié)度 , 故皆不云服法也 。" 蘇敬亦指出 :" 芝自難得 , 縱獲一二 , 豈得終久服耶 。 " 古人已知靈芝的養(yǎng)生、保健、延緩衰老作用 , 但由于古代較難采到天然靈芝 , 因而限制了其更廣泛的應用。唐代開元年間的《道藏》把石斛、天山雪蓮、三兩重的人參、百二十年的首烏、花甲之茯苓、蓯蓉、深山靈芝、海底珍珠、冬蟲夏草稱為中華九大仙草,記載“靈芝仙藥者,乃精明純粹所化也。是知萬物之源者,皆道德為根,象帝之先,真一之為本也。
關于靈芝可服食的論述。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“靈芝,性平,味苦,無毒,主胸中結,益心氣,補中,增智慧,不忘,久服輕身不老,延年神仙?!辈⑻岢?" 昔四酷采芝 , 群仙服食 , 則芝菌屬可食者 , 故把靈芝列在菜部”就是人們可以像吃菜一樣的吃靈芝,靈芝是一種食品。
靈芝、樹舌、云芝